運動生理週訊(第287期)
最大攝氧量預測跑步成績與訓練處方(February 15, 2014)
王順正、林玉瓊、黃彥霖
依據跑者的運動表現推算最大攝氧量、或者以最大攝氧量推算跑步運動表現,一直是運動生理學研究者的重要研究課題。運動生理週訊中也有一些最大攝氧量與有氧運動能力的相關文章 (
運動生理週訊第61期「最大攝氧量的預測」、
運動生理週訊第40期「活力指標:最大攝氧量(2)」、
運動生理週訊第39期「活力指標:最大攝氧量(1)」)。不管你 (妳) 採用實驗室的最大攝氧量測量、或者是以預測的方式 (12分鐘跑、登階測驗、20公尺漸速來回跑、......) 進行最大攝氧量推算,透過最大攝氧量進行跑步運動表現的推估,確實是相當的普遍。
網路中也有一些以跑步成績推算最大攝氧量的網站 (例如
http://www.had2know.com/health/,下圖左),也有網站提供跑步成績推算最大攝氧量、再以最大攝氧量預測跑步運動表現 (例如
http://www.tomfangrow.com/,下圖右) 。很顯然的,
http://www.tomfangrow.com/提供了比較明確的應用方式,讓使用者可以修改最大攝氧量的數值,進行進一步的跑步運動表現預測。

http://www.had2know.com/health/ http://www.tomfangrow.com/
運動生理學網站的跑步成績預測服務網頁 (
運動生理週訊第285期「馬拉松成績預測服務」) 也提供了Daniels and Gilbert Equation的最大攝氧量預測數值 (請參考下圖)。以3000公尺跑步成績9分48秒輸入之後,推算的最大攝氧量數值為60.2 ml/kg/min。


運動生理學網站跑步成績預測服務的網頁與(最大攝氧量)預測結果
運動生理學網站在跑步成績預測服務的網頁中,同時也提供了一個以最大攝氧量數據進行跑步成績預測與訓練處方的服務 (請參考上圖中的相關資料,或者直接連結
跑步成績預測服務網頁)。如果以 60.2 ml/kg/min的最大攝氧量數值輸入,就會直接出現下圖的不同距離跑步成績預測結果,以及不同訓練方法的訓練處方設計。這樣的程式設計方式,提供的半開放式跑步成績推算服務,類似
http://www.tomfangrow.com/網站提供的功能,似乎會有較高的應用性。

事實上,由於Daniels與Gilbert在1979年出版Oxygen Power一書的時間已經超過30年了,這個預測公式使用的最大攝氧量的檢測方式與工具,跟目前經常使用的器材與設備已經有顯著的差異。以上圖中最大攝氧量預測為60.2 ml/kg/min的數值來看,目前採用的電腦化、即時的攝氧量分析系統,由於採用每次呼吸皆分析的方式進行檢測,跟以往使用混合氣體進行分析的檢測,容易出現更高的最大攝氧量測量值,也讓能夠達成的跑步運動表現更顯得困難一些。Bassett與Howley (2000) 的研究也指出,以最大攝氧量預測耐力運動表現時,呼吸系統擴散能力、心輸出量、血液攜帶氧氣能力、骨骼肌使用氧氣能力的限制等都是重要的限制因素。
運動生理週訊第166期「最大攝氧量的速度(vVO2max)」的文章中也提到,「最大攝氧量雖然是評量有氧運動能力與心肺耐力的最佳指標,但是這種受到最大心輸出量 (maximal cardiac output) 與最大心每跳輸出量 (maximal stroke volumes) 顯著影響的人體運動生理指標,主要代表人體生理上使用氧氣的能力,當運動參與者具備類似的最大攝氧量能力時,最大攝氧量與耐力運動表現的相關即不高,顯示還有其他重大影響耐力運動表現的因素存在。跑步經濟性的進步與否,雖然與是否經常訓練有關,但是其進步的原因是因為肌肉利用氧氣能力增進、生理能力進步造成換氣量與攝氧量減少、或者是運動技巧的進步,並沒有明確的答案。」。「以國內男性長跑選手20名為對象,受試者的VO
2max為 63.55±8.03 ml/kg/min、VT(ventilatory threshold)為 49.45±8.78 ml/kg/min、5000公尺成績為 17.71±1.06 分鐘。由於進行最大攝氧量檢測時的運動測驗流程,是以Bruce實驗流程進行 (有坡度上的變化),因此,以進行最大攝氧量檢測時的運動時間,來代表可以達到最大攝氧量的運動強度。結果發現5000公尺跑步成績與最大攝氧量的相關為0.474、與換氣閾值的相關為0.629、與進行最大攝氧量測驗跑步時間的相關為0.715。」由此可見,對於最大攝氧量與跑步成績之間的關係,似乎有很大的不確定因素限制,造成兩者之間的相關性並沒有其他最大有氧運動能力指標 (跑步經濟性、無氧閾值或乳酸閾值或換氣閾值、最大攝氧量速度) 還來的重要。
喜愛跑步運動的社會大眾,如果有機會到實驗室進行最大攝氧量測量時,可以採用本網站提供的最大攝氧量預測跑步成績與訓練處方網頁,進行不同距離的跑步能力預測,並且規劃不同訓練方式的訓練處方資訊。同時,也應該理解最大攝氧量測量結果與實際的跑步成績預測之間的相關限制,適當的調整訓練處方內容與強度,達到更有效率的跑步訓練目標。
引用文獻
Bassett, D. R., & Howley, E. T. (2000). Limiting factors for maximum oxygen uptake and determinants of endurance performance. Medicine and Science in Sports and Exercise, 32(1), 70-84.
Daniels, J., & Gilbert, J. R. (1979). Oxygen Power: Performance Tables for Distance Runners, Oxygen Power. USA.
http://www.had2know.com/health/
http://www.tomfangro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