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生理學網站 會員:未登錄 登入 忘記密碼 申請加入會員  會員9483  部落格5  


運動生理週訊 運動生理週訊完整版 回週訊首頁

運動生理週訊運動生理週訊電子報
Online ISSN : 1814-7712
版權所有 未經同意 請勿轉載或節錄


主題:vVO2max的簡易評量--3000m或5000m測驗
發言 : scwang 時間 : 17/02/03(11:18:18) From : 1.175.133.178 分類 : 訓練概論
運動生理週訊(第352期)

vVO2max的簡易評量--3000m或5000m測驗(February.3.2017)

王順正、林玉瓊、黃萬福、張晃源

  對於長距離跑步選手來說,最大攝氧量 (maximal oxygen uptake, VO2max)、跑步經濟性 (running economy, RE)、以及無氧閾值 ( utilization of the maximum oxygen uptake, %VO2max 與 velocity at the anaerobic threshold, vAT) 是影響跑步表現的重要生理指標 (Tjelta & Shalfawi, 2016)。vVO2max則是VO2max與RE的綜合指標,也是最大有氧運動能力評量的最重要指標 (王順正、林玉瓊,2015;王順正,2004)。

  由於實際進行vVO2max評量時,往往需要攝氧分析的設備與複雜的檢測流程,造成長跑選手與教練不太願意或沒有機會進行實驗室的vVO2max評量。因此評量有氧運動能力的簡易方法,就陸續被發展出來。依據Billat與Koralsztein (1996) 所整理的文獻,12分鐘的最大努力跑步距離測驗 (Cooper's all-out 12-minute test, Cooper Test)、最大有氧速度 (maximal aerobic speed, MAS) 測驗 (the Universite de Montreal track test,跑步機以8.5 km/h開始、每2分鐘增加1 km/h、跑到衰竭時的速度)、以及3000至5000公尺的跑步平均速度,都是評量最大有氧運動能力的有效方法。Bragada等 (2010) 研究,也發現3000公尺跑步平均速度約等於vVO2max。

  除了使用3000公尺的跑步平均速度來預測vVO2max以外,de Souza等 (2014) 以1500公尺、5000公尺、10000公尺的跑步平均速度來預測中距離跑者的vVO2max,結果發現1500公尺、5000公尺、10000公尺的測驗成績分別為 4.8±0.2 分鐘、18.2±0.8 分鐘、38.6±0.2 分鐘,三個距離測驗平均速度是vVO2max的102.3±2.7 %、89.8±3.3 %、84.9±3.9 %。這個研究的結果顯示,vVO2max似乎接近、但是低於1500公尺的跑步速度。Abad等 (2016) 的研究則發現,跑者10000公尺成績 (平均速度16.0±1.4 km/h) 小於跑步機測驗的PTV (peak treadmill running velocity, 17.3±0.9 km/h),兩者間的相關則達到-0.85。由此可見,如果要以跑步距離的平均速度來確認vVO2max時,似乎確實以3000公尺至5000公尺的跑步平均速度最接近。

運動生理週訊第352期 vVO2max的簡易評量--3000m或5000m測驗  3000公尺或5000公尺的跑步測驗,不僅是跑步選手經常進行的訓練與測驗,而且比起在實驗室內進行的漸增負荷最大努力跑步測驗簡單多了;如果3000公尺或5000公尺的跑步測驗結果,可以獲得正確的vVO2max評量,對於跑步訓練科學的實際應用將會有顯著的幫助。依據我們先前的研究資料,右圖收集了7位長距離跑步選手 (其中兩位女性,年齡25.43±5.88 歲、身高168.00±8.19 公分、體重56.57±6.37 公斤、VO2max 60.39±5.55 ml/kg/min) 的vVO2max (17.29±1.25 km/h) 與5000公尺跑步成績 (17.51±1.69 km/h),兩者的速度確實相當接近,而且兩者的決定係數達到0.8177。

  依據過去的研究結果,長距離跑步選手的vVO2max相當接近3000公尺的跑步平均速度,或者是vVO2max的90%接近5000公尺跑步平均速度;國內長距離跑步選手的vVO2max則與5000公尺的跑步平均速度較為接近。無論是3000公尺或5000公尺的跑步測驗,都可以在田徑場簡單的進行,顯然是相當簡易的vVO2max評量方法。

引用文獻

王順正 (2004)。最大攝氧量的速度(vVO2max)。運動生理週訊第166期。http://www.epsport.net/epsport/week/show.asp?repno=166

王順正、林玉瓊 (2015)。vVO2max的應用。運動生理週訊第319期。http://www.epsport.net/epsport/week/show.asp?repno=319

Abad, C. C. C., Barros, R. V., Bertuzzi, R., Gagliardi, J. F. L., Lima-Silva, A. E., Lambert, M. I., & Pires, F. O. (2016). 10 km running performance predicted by a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model with allometrically adjusted variables. Journal of Human Kinetics, 51, 193-200.

Billat, L. V., & Koralsztein, J. P. (1996). Significance of the velocity at VO2max and time to exhaustion at this velocity. Sports Medicine, 22(2), 90-108.

Bragada, J. A., Santos, P. J., Maia, J. A., Colaco, P. J., Lopes, V. P., & Barbosa, T. M. (2010). Longitudinal study in 3000m male runners: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formance and selected physiological parameters. 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 and Medicine, 9, 439-444.

de Souza, K. M., de Lucas, R. D., Grossl, T., Costa, V. P., Guglielmo, L. G. A., & Denadai, B. S. (2014). Performance prediction of endurance runners through laboratory and track tests. Revista Brasileira de Cineantropometria e Desempenho Humano, 16(4), 465-474.

Tjelta, L. I., & Shalfawi, S. A. I. (2016). Physiological Factors affecting performance in elite distance runners. Acta Kinesiologiee Universitatis Tartuensis, 22, 7-19.

 共有 0 回應


  回上頁   發表回應
運動生理學網站
運動生理學網站 科學化跑步訓練
運動生理學網站 台灣高地訓練服務平台
運動生理學網站 成績預測與訓練處方
體能商(PFQ)架構圖
運動生理學網站 青少年成熟度分析
運動生理學網站 銀髮重量訓練
做個有智慧的跑者

運動與健康

大專高爾夫學刊

運動生理學網站粉絲團
運動科學教育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