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生理週訊(第344期)
攝氧量的實際測量(September.18.2016)
王順正、林玉瓊、張晃源
進行攝氧量分析的功能,包括評估能量消耗與基礎代謝率、評估心肺耐力、設定運動強度、評估運動後過攝氧量、評估運動經濟性、攝氧動力學、呼吸交換率、氧脈、換氣閾值與呼吸代償點等 (鄭景峰,2009。
運動生理週訊第267期)。因此,強調運動科學應用與訓練的運動教練、運動愛好者等,經常需要定期進行運動攝氧量的分析,以便可以透過分析的結果進行訓練處方設計、訓練效果評量等。
進行運動時攝氧量分析時,需要特殊的攝氧量分析設備。通常攝氧量分析的設備主要以醫院、體育學術單位、國家運動訓練中心等單位才會購置,一般人不容易輕易獲得測量運動攝氧量分析的機會。最近一家強調運動減肥、健康瘦身的iFit公司,引進COSMED「運動心肺評估系統」,在最近開始對外服務,科學化解讀運動能力、預測運動成效!
【運動心肺能力檢測+專業報告解說】,讓一般人就可以輕易進行專業的攝氧量分析。

iFit運動心肺能力檢測 (iFit愛瘦身檢測連結)

實際進行運動攝氧量分析流程,受測者應該先了解,須在跑步機上由慢跑到快,由機器記錄呼吸與心跳變化。前一天,受測者應勿熬夜或飲用酒精、咖啡、可可亞等含咖啡因之食物;檢測前二小時請避免進食等。受測前,請穿著適合跑步的服裝和鞋子,並自備毛巾和飲水。檢測前測者還必須簽署同意書 (未滿 20 歲須由監護人陪同前來,簽署本人與監護人同意書),未滿 18 歲之青少年、45 歲以上男性、55 歲以上女性檢測需另行安排。曾有心血管疾病或高血壓症狀等家族病史、體重過重、無運動習慣者,不宜受測。過程中若出現嚴重不適,將會立刻終止測試,無法退費或補測。
受測者實際進行檢測流程為,1.櫃檯報到與簽署同意書,2.進入檢測室配戴設備 (配戴心率帶和面罩後坐下休息),3.開始檢測 (漸增跑步速度與坡度,特製的跑步機裝有懸吊帶,可大幅提高安全性,右圖),4.結束測試 (受測者感覺到達極限時結束),5.報告產出和解說 (專屬報告與運動建議)。
iFit提供一份專業的檢測表,依據檢測的結果提供運動能力等級、黃金燃脂區間、無氧閾值、呼吸代償閾值、最大攝氧量、運動消耗熱量、脂肪功能比例等資料,提供受測者科學化的檢測結果,更精準、更客觀的個人化運動訓練數值 (下圖)。依照iFit愛瘦身公司的規劃,目前這套測驗是收費的,有需要的減重與運動愛好者,可以自行聯繫進行專業運動心肺評估。

iFit運動心肺能力檢測結果 (iFit愛瘦身檢測連結)
透過運動科學的介入與應用,進行運動心肺耐力的訓練,可以依據個人心肺耐力特質進行科學化訓練,有效提升科學運動訓練的效果。在心肺耐力訓練的運動科學知識已經廣泛流傳下,實際應用時如果沒有正確的心肺耐力科學評量,顯然無法正確的應用相關運動科學知識進行訓練。透過攝氧量的實際測量,可以讓運動科學知識與科學訓練能夠確實結合。
引用文獻
鄭景峰 (2009)。攝氧量可以做什麼?。運動生理週訊第267期,http://www.epsport.net/ epsport/week/show.asp?repno=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