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生理學網站 會員:未登錄 登入 忘記密碼 申請加入會員  會員9045  部落格5  


運動生理週訊 回週訊首頁

運動生理週訊運動生理週訊電子報
Online ISSN : 1814-7712
版權所有 未經同意 請勿轉載或節錄

運動常識 訓練概論 能量來源 呼吸循環 肌肉骨骼 運動體能 訓練方法
身體組成 運動營養 運動環境 運動傷害 研究方法 網站發展 相關訊息

主題:學生運動員的教育
發言 : normalin 時間 : 14/10/28(09:12:56) From : 140.123.226.98 分類 : 相關訊息
運動生理週訊(第309期)

學生運動員的教育(October.28.2014)

林正常 中國文化大學體育學系運動教練研究所所長

  學生運動員是一邊讀書,一邊參加訓練的運動員。在大專校院運動競賽中有兩類學生運動員。一是屬於非體育科系,參加一般組競賽,訓練頻率較少,將來絕少從事體育運動相關事業,卻可能是一輩子熱愛某項運動的年輕人,此類學生運動員,參加運動競技,是為了興趣,可能受國高中體育教師影響,在大學繼續參與運動訓練。這些人在大學裡,接受的是本科系的正常教育,運動訓練就像所有學生參加任何學校社團一樣。

  大學校園中,還有另一類人,就讀體育或競技學系,俗稱體保生,一邊訓練,一邊讀書,追求學位時,多半時間一樣在做運動訓練。這些學生,經過各種甄審、甄試、獨招管道,上到大學來。在學期間,運動場上的訓練,可以賺取修業學分,配合校院必修與少數選修學分,即可滿足大學的學分門檻。

  我們有一套完善的運動績優生的造就體系。為了提供多元化入學管道,銜接、培養運動績優學生,以台北市103學年度為例,分別核定了36個小學、30個國民中學與26個高級中學981名、1045名與382名體育績優生入學名額。值得注意的是術科成績都占錄取成績的100%。術科成就占100%的用意是要讓依此管道入學的學生,完完全全的運動績優,如假包換。

  運動績優生經過了國民小學、國民中學與高級中學之後,畢竟還要跟著時代走,終究還要繼續上大學。辦理每年的大學運動績優生的升學作業,還是教育部的年度大事。一路上,教育主管當局提供運動績優生競技舞台、升學管道,及至大學,正式收割,一批批運動績優生開始在國際上嶄露頭角,發光發亮,次一級的運動員,至少在國內還能為校增光,提升就讀學校知名度,只要能為校爭光,學校百般呵護,可以不要求學術成就。

  每年循「中等以上學校運動成績優良學生升學輔導辦法」升學的學生究竟有多少呢?以102學年度為例,總共有417名運動績優生經過甄審、甄試管道獲得上大學的機會。此外,運動績優生進大學的最大管道是各校自行辦理、各取所需的單獨招生。102年核定獨招錄取名額,包含22所國立大學、1所市立大學與60所私立大學,總共83所接受了6524名運動績優生進入就讀。與不講求學科表現的中小學運動績優生入學相比,甄試與獨招增加了學科測驗,也有學科筆試不能零分的規定。這種考量也是合理的,畢竟運動績優生要走入的是大學殿堂。

  十幾年來,研究所碩士班林立,部分學校為吸引運動績優生,承諾將來「輔導上研究所」的優渥條件。學生運動員普遍就讀研究所碩士班,確實延續了台灣學生運動員為校、為國增光的年數,弭補了我們台灣社會競技體系不太有作為的缺憾。二、三十年來,由於台灣社會講求樂活,政府打造運動島政策發燒,運動中心林立,加上國人重視身體健康概念,學生運動員工作機會增加,體育運動事業似乎還充滿願景。

  學生運動員的大學教育值得重視,他們在接受術科訓練之餘,究竟還有多少心力讀書,值得懷疑。國小、國中不講求學科,上了高中、大學,似乎已經錯過了充實腦細胞的黃金時期。在大學裡,充其量只能夠亡羊補牢,做最後把關彌補的機會。

  學生運動員的教育值得重視的另一個重要理由,是這一批批未來體育事業的工作者,攸關未來國家體育運動與競技實力的良莠。有些學校競技運動學系的學生,運動場上訓練的時間占在校學習時間的一半以上,修業學分數接近一半用於運動術科之訓練。加上教師 (教練) 與學校對於他們為校爭光的殷切期望,可能從來不會關心自己的學術成就。而更重要的是十幾二十年後,因為沒有其他術科之外的學習,他們遲早還是會充當該參與項目的運動教練,步上土法煉鋼代代相傳之路。

  大學學生運動員教育的另一問題,是賽事過於頻繁。以102學年度佔錄取學生運動員22%的運動項目籃球 (正取1435名) 為例。大專籃球聯賽 (或職業籃球賽)、中正盃籃球賽、全國運動會、亞洲錦標賽、東亞運、亞運會等等賽事,學生經常在比賽,沒比賽還得練球,練球時間每週6天,術科成就好的運動員,疲於奔命根本沒時間念書,也念不到什麼書。學生運動員就像賣給球隊一般。棒球、羽球、桌球的學生運動員,也是一年到頭在比賽或練球,哪來時間顧到功課?參加職業網球的學生,更跟學校交涉,直到給他一紙畢業證書為止,擺明不能來校上課,囂張行徑,令人不齒。

  除運動員本身與家長要有自我學科要求的覺醒之外,學校與主管機關不應縱容學科的輕忽。希望教練們能夠站在第一線,多強調學科的重要,鼓勵學術成就,熟悉學校學科成績的要求、畢業門檻與升學相關規定,也要跟學生運動員及其家長說明功課上的期望等。最後要強調的是教練、學校與主管機關,不應不負責任地,只將學生運動員當作是為校爭光乃至為國爭光的工具,教育的終極目標是造就有競爭力、有能力回饋社會國家的個人。

(原文刊登於大專體育學刊第16卷第2期,2014年6月出版。屬於該刊物之主編特邀評論)

 共有 1 回應

回應 : 1 scwang時間 : 2014/10/28 上午 09:24:27 From : 140.123.226.98

建議閱讀
運動生理週訊第278期「大學生運動員應有的認知與學習
運動生理週訊第109期「優秀運動員



  回上頁   發表回應
運動生理學網站
運動生理學網站 科學化跑步訓練
運動生理學網站 台灣高地訓練服務平台
運動生理學網站 成績預測與訓練處方
體能商(PFQ)架構圖
運動生理學網站 青少年成熟度分析
運動生理學網站 銀髮重量訓練
心肺適能訓練的理論與實際

運動與健康

大專高爾夫學刊

運動生理學網站粉絲團
運動科學教育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