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生理學網站 會員:未登錄 登入 忘記密碼 申請加入會員  會員9011  部落格5  


運動生理週訊 回週訊首頁

運動生理週訊運動生理週訊電子報
Online ISSN : 1814-7712
版權所有 未經同意 請勿轉載或節錄

運動常識 訓練概論 能量來源 呼吸循環 肌肉骨骼 運動體能 訓練方法
身體組成 運動營養 運動環境 運動傷害 研究方法 網站發展 相關訊息

主題:體育保送制度
發言 : 胖俠 時間 : 03/08/06(18:02:48) From : 140.123.226.98 分類 : 相關訊息
運動生理週訊(第150期)

體育保送制度(August.06.2003)

王錠堯

  從民國五十四年公布『中等學校體育成績優良學生保送升學辦法』迄今已有三十餘年的歷史。每年接受體育保送的學生人數明顯多於其他資賦優異學生保送人數,特殊教育法將這些在體育方面優於常人的學生,歸類於「其他特殊才能資賦優異」,由此可知這些接受體育保送的學生們,應該也是特殊教育工作者所需要關注的對象。

  然而在這些體育績優學生的求學過程中,其所接受的各類輔導大多來自其學校的體育老師或教練。一直以來都沒有特殊教育工作者介入這些體育績優學生的生活中,去提醒、輔導他們具備再學習的能力。隨著年齡不斷的增長,一個階段一個階段的過去,體育績優的學生們不斷的靠著他們的專長,到達他們下一個人生的階段,但是否有人想過,他們是否具備了到達下一個學習階段的能力?他們是否有辦法應付越來越具挑戰性的學業問題?相信有接觸過體育績優保送生的人們,都曉得答案是否定的。而這些體育績優的學生們,在他們離開求學的環境之後,他們該如何具備在社會上生存的能力呢?少部分較優秀的選手,或許還可以參與職業運動,延續他們的運動生命,亦或是到學校單位擔任教職,但並不是每個運動績優的保送生都是那麼幸運的。然這些優秀選手光環的背後存在的問題是什麼?「頭腦簡單,四肢發達」是不是他們在一般人心中的印象與想法?在這許許多多問號的背後,我所看到的是我們國家大部分的體育人才,其實跟社會是脫節的,他們除了運動長才之外,其他方面可以說是一無是處,一旦運動的生命遭到了剝奪,他們將失去競爭力。

  當許許多多的運動人面臨到社會的篩選與淘汰後,試問還有哪一對父母,敢讓他們的小孩以運動為畢生的志業。如此一來,父母會鼓勵自己孩子從事運動的機會降低,充其量只是為了身體的健康而運動,只要有一點唸書能力的小孩,父母就不會讓他走上運動這條路,即使他真的是未來體壇的巨星。自己的國家沒有優秀的運動員,自然失去了運動風氣的帶領者,廣大的民眾只能一天到晚盯著電視,看著國外優秀的運動明星。由此可知,要提升社會的運動風氣,需要有智勇兼備的優秀運動員,要有優秀的運動員,需要讓眾多的父母相信參與運動這條路不會讓小孩沒有未來,而這些種種的基礎在於有一個健全的體育保送制度,讓我們的運動績優保送生在其各個學習的階段,都能具有匹配的學業能力,即使未來無法成為頂尖選手,至少還有別的路可走。由此可知,目前我國的體育保送制度,是有相當多問題值得我們去深深思考的,而要建立鼎盛的社會運動風氣,必須先從體育保送制度的基本面進行探討。

  「運動績優保送生」、「體保生」、「體育保送」等名詞皆是源自於教育部在民國五十四年時訂定了『中等學校體育成績優良學生保送升學辦法』。該辦法規定,大專院校的體育科系從民國五十五年起開始接受中等學校的體育成績優良保送生。在民國六十四年度之後,辦法修訂為運動績優學生在參加大學聯考時,享有降低錄取標準10﹪或25﹪的優待。民國六十八年後,教育部又修訂了『中等學校運動成績優良學生升學輔導辦法』,對參加國際各單項運動競賽獲得冠軍的隊員,以集體保送的方式,進入大學的一般科系就讀(許樹淵,民68;許樹淵,民70)。經過多次的修訂後,現命名為『中等以上學校體育成績優良學生升學輔導辦法』。此辦法修訂的過程從原本的「全面參加聯招」,至後來的「甄審」、「甄試」方式招生,幾乎與一般資優教育中的「保送」制度相似,這樣的變化所造成最大的問題是,運動績優的學生,只要運動表現優異,其可以完全不顧其學業,就可進入一流的大學就讀。而這正是保送制度的最大問題所在。

  「甄審」、「甄試」的方式,主要是希望學生在進入大學之後,能夠得到學校的輔導,得以兼顧學業及運動表現。所謂「甄審」,即是學生依照辦法檢具其過去曾參加世界、亞洲或全國等競賽具優秀成績,以志願分發的方式,不需經過考試,由委員會依學生志願分發進入大學就讀。所謂「甄試」,即是學生提出競賽成績,並參加學科考試,依學科成績的高低、運動等級及志願進行分發。上述兩者最大的不同在於:「甄審」對競賽成績的要求較嚴格;而「甄試」對競賽成績的要求並不嚴格,主要是以學科的考試成績,才能順利進入大專院校就讀。教育部的原意該是提昇國內各項運動成績及提倡全民運動,但在保送之後,學生選手進入大專院校各科系就讀,所面臨到的問題是我們不得不去面對及探討的(張宏亮,民84)。而這正是我們要深深思考的問題,究竟保送制度是提倡了全民運動,推動了社會的運動風氣;還是反而扼殺了學生選手,遏阻了社會的運動風氣。

  運動績優保送制度,原本立意是相當好,它幫助了運動績優的學生選手有多元的管道進入大學就讀,但制度是需要人去配合的,沒有人去配合的制度其往往達不到預期的目標。體育保送生究竟面臨到些什麼問題呢?從許多實際的文獻可以發現保送生的學業成績不理想,體能測驗成績亦不優異(許樹淵,民63)。台灣師大體育系的五九級到六二級結業的「保送生」及「非保送生」在學期間學科及術科成就的比較發現,保送生的術科並不優於非保送生;學科方面保送生的成績都比非保送生差,且總成績平均數差異逐年加大(廖逢錦,民64)。造成學業問題的因素有四:升學競爭、家長的觀念(一旦取得保送資格後即停止受訓)、教練的觀念(為爭取競賽成績,輕忽學生課業)、運動選手的觀念(不瞭解學業對其將來的重要性)(林國棟,民73)。

  學生運動員進入學校後要同時扮演「學生」及「運動員」的雙重角色,其雙重角色所造成的角色衝突,往往造成學生有所選擇(許建民,民87)。如此一來學生運動員在學業與訓練間徘徊,既不能全心投入課業,亦不能盡力進行練習,往往造成兩頭落空的局面,許多優秀的選手很可能都在這狀況下失去了他的光芒。運動績優保送生的學習困擾是多方面的,可分為訓練因素(時間分配、疲勞等)及非訓練因素(程度不夠、沒有努力等),因此在高中階段除了運動技能的培養,學業的能力也不能偏廢(張宏亮,民85a)。從上述的所列出的種種問題我們可以發現:體育保送生在如何保住學業成積,及爭取競賽佳績的天平上找尋他們的平衡點。

  社會運動風氣與體育保送生的生涯問題似乎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體育保送生在完成學業進入社會之後,如能充滿自信繼續從事體育活動,自然可以身體力行的帶領社會運動風氣。「中等以上學校體育成績優良學生升學輔導辦法」的本意也是如此,但實際上卻造成許多體保生在學科與術科中疲於奔命,因而斷送了其未來對專項運動的努力與堅持,更提不上推動社會的運動風氣了。較之國外,如東德除了訓練選手競技之外,也為了其出路著想(紀政,民73)。而國內卻僅注意運動員的運動成績,卻不在意其學業與就業的問題。當然體保生的生涯並不見得一定得從事職業的運動,畢竟能到達頂尖的選手為數不多,由此可知,學業與就業的輔導對於一般水準的體保生來說是格外的重要。如何能幫助體保生進入就業的職場呢?最重要的是在其學習的過程中,培養其自我思考及再學習的能力。而這一切的一切,似乎不是單單為體保生開了一條升學的路,更重要的是需要有相當多有經驗的教練、老師,真正能瞭解問題的重要性,在學習的路途中時時推動、幫助著我們體育績優的學生們。如此一來,提升社會運動風氣及推動全民運動,才有可能真正的落實。

  運動選手真的需要全心投入在運動訓練中,才能獲得優異的運動表現嗎?答案是相當清楚的,學業與術科之間是可以取得一個平衡的。張宏亮(民85b)從訪談體育保送生的資料中,歸納幾個策略:慎選志願、利用寒暑假提前進修、調整選修學分、延長修業年限、加強高中學科能力等。李慶生(民83)亦提出五項建議:成立體保生大學預備學校、進入大學前,嚴格考核體保生學科能力、事先幫助體保生體會大學的壓力、開放較多與背景相似的大學科系、回復原來的聯考加分方式,進行篩選。

  從文獻的歸納及整理可以發現:一、建立體育保送生的輔導模式,是在目前的制度下相當迫切的措施。只要安排適當的輔導及策略,要幫助體保生在學業及術科上達到一個雙贏的境界應不困難。二、保送制度的終生化:保送制度不應該只是將體育績優的學生送上大學而已,更重要的是其未來的就業問題及生涯規劃。體育績優的運動員是國家重要的資產,欲培養許許多多的運動績優生所需花費的國家資源是可想而知的,如何連貫、落實保送制度,以致於讓運動績優人才回饋社會,提升社會運動風氣,是在位者所需要深切思考的問題。

  提升社會運動風氣,真的不是一朝一夕可以達成的目標,唯有認真思考我國各項運動績優選手的生涯問題,才有可能逐漸達到,而不是僅僅開了一道高等教育的門後,卻任由體育保送生摸索他的未來。只有讓國民看到國家對於優秀運動人才的重視,讓成千上萬的父母瞭解到從事運動是有未來的,願意讓他們的小孩除了在學業方面的表現外,不置於埋沒了運動方面的長才。從事運動的人口增多,自然可以篩選出更優秀的人才,提昇我國運動的水準,如此一來,提升社會的運動風氣便指日可待了。


參考文獻

李慶生。(民83)。中國醫藥學院運動績優生的問題與建議。國民體育季刊,23(4),48-51。
林國棟。(民73)。運動選手的學業問題。國民體育季刊,13(4),44-49。
紀政。(民73)。論運動員之學業及就業。國民體育季刊,13(4),45-46。
張宏亮。(民84)。大學運動績優保送生之學校適應因應策略。中華體育,9(2),21-28。
張宏亮。(民85a)。大學運動績優保送生之學習行為。中華體育,10(1),23-31。
張宏亮。(民85b)。大學運動績優保送生之學業與其因應策略。臺灣體育,86,9-13。
許建民。(民87)。運動績優保送生角色衝突與因應策略。國民體育季刊,27(4),102-109,131-132。
許樹淵。(民63)。保送生甄試之學科基本體能與專長測驗成績之比較分析。國民體育季刊,22,48-62。
許樹淵。(民68)。論運動績優保送生學術科的問題。現代體育,2(1),8。
許樹淵。(民70)。運動績優保送生學科成績之比較分析。體育學報,2,121-127。
廖逢錦。(民64)。國立台灣師院大學體育系保送生與非保送生在學期間學科與術科成就之比較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集刊,3,124-147。

 共有 3 回應

回應 : 1 時間 : 2003/8/7 下午 05:17:41 From : 140.123.226.98

建議參考討論區中的相關討論:
優秀運動員就學問題的看法
轉貼:優秀運動選手退休之後能擔任專任運動教練


回應 : 2 wump時間 : 2008/2/13 下午 11:01:11 From : 118.167.195.31

能否請教您一個問題?
我有個學生體育的各項表現都不錯
常是球場上的風雲人物
但是淡水國中沒有男生的體育人才培訓管道

請問這位學生有什麼機會可以發揮所長
走上體育這條路?

高中的體育專長學生
除了保送
有沒有其他機會?

如蒙回應 不勝感激!


回應 : 3 胖俠時間 : 2008/2/18 下午 09:43:48 From : 219.91.85.7


首先其實表現不錯的條件不太容易定義,因為球類運動還是要透過同儕間磨練才會進步
我認為國中階段比較重要的是是否有均衡的發展體能,不要太早進入某項專項
在目前的領域裡我常發現很多體保生都只會自己專項的運動,其他的運動幾乎一竅不通
我也不建議太早進入體育專長學生的路,因為我覺得目前對於體育專長學生的客觀環境不夠,往往都花太時間在練習而荒廢學業。

目前坊間訓練的資訊很多,只要上網搜尋一下很容易的可以得到一些自我訓練的方式
如果需要可以跟我聯絡 fatball_wang@yahoo.com.tw
最後我認為如果真的對體育很有興趣,維持或增進自己的體能相當重要
同時讓學生在正常的求學管道中學習,如果有機會進入一些不錯的高中,其實都還蠻注重體育運動,到時候有興趣考大學時再進入到體育的領域來其實也不會太困難
對運動的興趣及熱忱還是進入這領域最重要的動力。



  回上頁   發表回應
運動生理學網站
運動生理學網站 科學化跑步訓練
運動生理學網站 台灣高地訓練服務平台
運動生理學網站 成績預測與訓練處方
體能商(PFQ)架構圖
運動生理學網站 青少年成熟度分析
運動生理學網站 銀髮重量訓練
做個有智慧的跑者

運動與健康

大專高爾夫學刊

運動生理學網站粉絲團
運動科學教育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