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生理週訊(第250期)
運動場上的星光(November 18, 2007)
王順正

2007台灣ATP挑戰賽(Taiwan Challenger 2007)與2007世界盃棒球賽近日在台灣盛大的舉辦。盧彥勳榮獲冠軍,中華棒球隊則僅獲得第八名。儘管中華棒球隊最後在決賽的表現並不突出,但是當中華棒球隊出賽時,滿滿的觀眾入場加油的景象,就像王建民在洋基主場出賽時一樣,運動場上的精彩表現,絕對會吸引大家的目光,進而買票進場加油。
當我們大家在要求運動員能夠有精彩表現的同時,是不是我們也應該回頭看看,台灣的運動環境是否真正的提供了舞台。由這兩天獲得電視金鐘獎的「星光幫」節目的進展來看,你就會發現提供一個可以讓有能力的運動員表現的舞台,確實是相當重要的。對於唱歌的人來說,需要一個上台表演的舞台,相對的,對於具備運動天賦的運動員來說,需要的「舞台」其實就是比賽。

「當有一天我行有餘力時,我一定會盡全力營造一個好的環境,幫助有潛力的國內選手,讓他們邁向國際舞台。我希望我的努力,不再讓我的遺憾發生在任何一位有潛力的選手身上。(
蓬勃運動事業有限公司執行長徐正賢) 」。首度在台灣舉辦職業網球賽的2007台灣ATP挑戰賽,不僅提供了盧彥勳獲得單打金牌的機會,更讓一批還在持續進步的年輕選手,經歷了一次國際水準的網球競賽。

除了網球以外,其實高爾夫球界早就有了「
高爾夫希望工程」的推動。「HOPE高爾夫希望工程促進會」成立宗旨在於結合企業、媒體、專業團體及熱心人士的力量,以企業經營的概念協助台灣目前所有職業跟業餘比賽,以HOPE圓夢計劃、HOPE巡迴賽、HOPE活動推廣等三方面努力,自基層推廣高球運動、培養選手及比賽經營等面向,打造國內完整的高球發展環境,再將選手推向國際。圓夢計畫今年堂堂邁入第三年,勝華科技特別加碼贊助十四名戰士在九月分別前往美國、日本圓夢,希望早日達成台灣選手揚威國際舞台的美夢。儘管前兩年參與的圓夢戰士皆未能成功,今年男子選手許孟男、高柏松、呂偉智多有斬獲,女子選手曾雅妮已經征戰到第四回合,成功達成的機會極大。提供選手參與比賽的機會,由比賽中獲得經驗與訓練,正是運動選手持續進步的基本條件。不管是棒球、網球、高爾夫球,其他的運動項目也是一樣。
為了能夠持續創造台灣運動場上的優秀運動選手,持續建構各項比賽的巡迴競賽 (或多場次的循環競賽) 制度是相當重要的。如果國內沒有基層的運動選手,想要挑選到好的運動員去參與國際競賽也是不可能的。恢復以往每年舉辦的全國運動會,創造出國內的運動明星,進而推派選手多多參與國際競賽,已經是刻不容緩的重要手段。也就是說,對於運動選手的養成,應該有一套完整的國內競賽制度來推動,讓每一位有能力的運動選手,都有表現的空間與競技舞台;對於國內的優秀選手來說,應該推動參與國際的競賽,否則在一次全國運動會獲得「九面金牌」,卻沒有國際競爭力的荒謬現況,還是會不斷的重演。

「比賽」就是運動選手的舞台,有了比賽的舞台才會培養出運動場上的星光。王建民在美國職棒發光發熱的現在,藉由這股熱潮,期待體委會與教育部好好推動運動競技比賽的制度,才有可能在台灣的運動場上持續出現燦爛的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