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生理週訊(第317期)
運動生理週訊文章的學術引用(January 13, 2015)
王順正、林玉瓊
運動生理週訊在第248期 (2007年) 的文章中,曾經透過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搜尋「運動生理週訊」為引用文獻之學位論文數,89至95 (2007) 學年度共65篇,到了2009年八月則共有130篇。除了體育類的學位論文會引用最多 (86篇) 之外,引用運動生理週訊文章的學位論文學門類別,依引用的篇數還包刮醫藥衛生學類 (12篇)、教育學類 (7篇)、工程學類 (6篇)、商業及管理學類 (6篇)、家政學類 (4篇)、觀光服務學類 (3篇)、建築及都是規劃學類 (2篇)、以及大眾傳播學類 (1篇) (下圖)。

運動生理週訊文章的博碩士論文引用 (王順正,2009)

到了2015年,以「運動生理週訊」檢索
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結果顯示自89學年度 (2000年)起至今,共有345篇學位論文引用運動生理週訊的文章 (右圖)。相較於類似學術領域的「運動生理暨體能學報 (台灣運動生理暨體能學會出版)」(總引用篇數為645),以及「運動教練科學 (中華民國運動教練協會)」(總引用篇數為1144) 兩個學術期刊,「運動生理週訊」文章的博碩士論文引用篇數雖然較少,能夠達到這兩個專業學術期刊引用篇數的53%、30%,已經是相當不容易的結果,也是對於運動生理週訊文章的學術肯定。
事實上,運動生理學網站在2013年底發表
運動生理週訊(第282期)「運動生理學網站的第二春(December 29, 2013)」之前,關閉了網站一年半的時間 (2012年8月至2013年12月),而且「運動生理週訊第282期距離上一期 (第281期) 已經過了快要兩年」。但是,最近一年 (2014年),運動生理週訊已經發表了34篇週訊 (第283期至第316期),網站的內容也逐漸的恢復運作 (
運動生理週訊(第313期)「運動生理學網站的廣告刊登(November 29, 2014)」)。由此可見,運動生理週訊在博碩士論文的引用篇數,在2010-2013之間沒有持續增加的原因,其實是運動生理週訊文章的暫停出刊,導致引用篇數不再增加的現象。目前,運動生理週訊持續增加的狀況下,相信未來的博碩士論文引用數量應該會持續的增加。
學術期刊品質之認定,最常被使用的二大方式是依據期刊引用之客觀數據及依專家之主觀評鑑結果,或是同時採用客觀數據和主觀評鑑,因此學術期刊引用的相關指標,經常被視為評量期刊文獻品質的變數之一 (黃慕萱與張郁蔚,2006;黃元鶴,2007;林玉瓊、王順正,2011)。美國ISI公司 (Information Sciences Institute) 所製作的「期刊引用報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 之引用數據做為評鑑期刊的標準,包括刊載文章篇數、被引用次數、影響係數、即時引用指數、引用與被引用半衰期等六項 (蔡明月和陳憶玲,2006)。由此可見,針對運動生理週訊文章在博碩士論文的引用篇數,可以有效瞭解運動生理週訊的被引用次數,進而獲得運動生理週訊文章的學術價值與改變。
運動生理學網站在2013年底重新出發至今已經滿一年了,透過運動生理週訊文章的持續新增,讓運動生理學的相關知識透過網路的便利性,廣泛的流傳與應用,確實是運動生理學網站設立的主要目標。透過博碩士論文的引用篇數資訊,瞭解與評估運動生理週訊的學術應用狀況,對於運動生理學網站的未來發展確實是相當重要的資訊。
引用文獻
台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http://ndltd.ncl.edu.tw
王順正 (2007)。運動生理學網站十歲的感想。運動生理週訊,第248期,http://www.epsport.net/epsport/week/show.asp?repno=248
王順正、林玉瓊 (2013)。運動生理學網站的第二春。運動生理週訊,第282期,http://www.epsport.net/epsport/week/show.asp?repno=282
王順正、林玉瓊 (2014)。運動生理學網站的廣告刊登。運動生理週訊,第313期,http://www.epsport.net/epsport/week/show.asp?repno=313
林玉瓊、王順正 (2011)。2003-2010年「大專高爾夫學刊」論文引用次數計量分析。大專高爾夫學刊,8,1-11。
黃慕萱、張郁蔚 (2006)。人文社會學者學術評鑑指標之探討,圖書資訊學刊,4(1/2),17-47。
黃元鶴 (2007)。圖書資訊領域期刊引用影響之結構方程模式分析,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44(3),259-273。
蔡明月、陳憶玲 (2006)。生醫科學期刊引用數據之分析比較研究,國家圖書館館刊,2006(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