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生理週訊(第424期)
不同強度2次騎車的比較(September 2, 2020)
林正常
兩次騎同樣路線 (8月24日與26日),由北投出發,經社子大橋,經島頭公園,大稻埕碼頭(折回),臺北大橋、忠孝碼頭、蘆洲外淡水河左岸車道、經關渡大橋返回北投。

一次稍快,一次較慢,比較不同強度2次騎車的一些數據如下:距離分別是36.05公里 (騎快時) 與36.14公里 (騎慢時),距離差異僅90公尺;騎車時間,騎快的一次,費時01:39:59,騎慢的一次,費時02:08:00,差異接近半小時(29分鐘);代表運動強度指標的時速,騎快的一次,速度是21.63公里/時,騎慢的一次,速度是16.94公里/時,時速差異接近5公里/時(4.96公里/時);對於身體刺激的強度,騎快的一次心跳率是121次/分 (相當於220減年齡之最大心跳率的83.49%,約為中高運動強度),騎慢的一次心跳率是104次/分 (相當於最大心跳率的71.72%,約為中等運動強度)。至於消耗的卡路里,騎快的一次消耗569千卡,騎慢時消耗530千卡,差異是39千卡 (相差7%)。

騎快時,時間顯著縮短,運動強度顯著提升,可能較有利於心肺功能的維持或提升。騎慢時,比較輕鬆愉快,至於兩者消耗能量的差異相當有限。無論騎快或騎慢,除個人好惡之選擇外,也都受市區巷弄、過橋次數與是否下車照相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