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生理週訊(第182期)
相同攝氧狀況下跑步與打網球的生理反應(November 25, 2004)
王順正
網友提出在「
重量訓練的無氧運動跟心肺訓練的無氧運動有何差別!(發言 : J 時間 : 04/10/28(08:20:51),重量訓練的無氧運動跟心肺訓練的無氧運動,兩者有何差別)」的問題。由能量供應的觀點來看,兩者沒有差別的!不過這裡所指的沒有差別,是指重量訓練的持續次數與運動時間、休息時間比,與進行心肺訓練相對時間有相類似條件。可惜,實際進行重量訓練與有氧跑步運動時的實際運動狀況並不相同。
為了確定不同運動方式下的生理反應差異,以便說明運動方式不同的生理反應特徵,針對實際的網球比賽進行生理反應紀錄,並且依據平均攝氧量的情形,實際進行跑步機的相同攝氧量跑步實驗,以便確認兩種不同運動方式的生理反應差異情形。Ferrauti等(2001)以12名國家級的中年網球選手(6名平均47.2±6.6歲的女性、6名平均47.0±5.4歲的男性)為對象,在2小時的網球單打比賽過程中(含休息時間),實際記錄比賽過程的生理反應情形,結果發現女性與男性受試者在打網球過程中的平均心跳率分別為每分鐘141.5±18.9次、142.5±12.7次,運動後的血乳酸濃度為1.24±0.37 mM/L、1.67±0.49 mM/L,呼吸交換率為0.926±0.023、0.946±0.028,平均攝氧量為23.1±3.1 ml/kg/min(約56%VO
2max,女性)與25.6±2.8 ml/kg/min(約54%VO
2max,男性)。然後,受試者以固定的跑步機,進行相同攝氧量(平均)的2小時跑步,以便獲得相同攝氧狀況下跑步與網球運動過程的生理反應比較。下圖則呈現在相同的攝氧狀況下,跑步與打網球的生理反應,在血糖濃度、心跳率、呼吸交換率、血乳酸濃度等具有顯著的差異存在。也就是說,雖然在相同的攝氧狀態下,打網球時具備更多的無氧代謝,以便適應網球比賽時的快速移動與用力擊球。

十二位受試者在打網球與跑步前後的尿中腎上腺素(epinephrine,EPI)與正腎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濃度變化情形(下圖),可以看出打網球與跑步就有顯著的差異存在。而且都是打網球運動後,會有較高EPI與NE的生理現象。

下圖則呈現一位受試者(W.R.),分別在兩次不同運動狀況下,兩小時運動時的攝氧量與呼吸交換率變化狀況(實際記錄第10分鐘至第40分鐘、以及第100分鐘至第120分鐘時的生理反應狀況)。

透過這篇研究的成果,可以發現儘管攝氧量相同,但是呼吸交換率(RER)、血糖濃度、心跳率、以及血乳酸濃度都也打網球時高於跑步時的現象,由此可見,攝氧量、心跳率、血乳酸濃度、血糖濃度等運動生理反應,仍然會依據實際的運動情形而反應,即打網球時具備較高的醣酵解反應。尤其是呼吸交換率的顯著差異,代表運動過程的能量供應來源有顯著的差異,隨著運動時間的增加而降低呼吸交換率的情形,更顯示出運動時間長短對於能量供應的影響。除此之外,儘管血中游離脂肪酸與甘油濃度沒有兩種運動方式上的差異,但是,隨著運動時間增加而顯著上升的變化情形,再一次驗證了運動時間增加會提高體內脂肪的分解。
由打網球與跑步時的生理反應差異情形來看,如果「重量訓練」與「心肺訓練」時,也具備相同的攝氧量狀況,仍然可以推估出來:在進行「重量訓練」的過程中,也會有類似的生理反應變化差異。
參考資料
Ferrauti, A., Bergeron, M. F., Pluim, B. M., & Weber, K. (2001). Physiological responses in tennis and running with similar oxygen uptake. European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ology, 85,2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