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生理學網站 會員:未登錄 登入 忘記密碼 申請加入會員  會員8657  部落格5  


主題:高地運動生理學

發言 : scwang 時間 : 00/11/29(23:16:38) From : 140.123.226.100
高地運動生理學

  高地環境對於人體生理的主要影響,肺功能方面有肺換氣量增加與最大攝氧量下降;心功能方面有心跳率增加、每跳輸出量降低、心輸出量降低;肌肉結構與代謝的變化有氧化酉每活性、微血管密度、肌紅蛋白、乳酸緩衝能量;血液化學方面有氧分壓下降、血漿量下降、紅血球與血紅素比減少、紅血球生成素增加、以及 2,3-DPG結合能力增加。

  高地環境使短時間、高強度的運動項目成績顯著提昇,原因在於這些項目需要克服的空氣阻力在高地上下降。而在高地環境,空氣稀薄、阻力小,有利這類成績的提昇,但是對於耐力性項目的成績則會有不良影響。

  雖然在高地環境滯留幾天或數週,身體會逐漸的適應空氣中的低氧壓力,但也無法完全和在平地一樣。然而經過長時間的高地適應,卻會在血液、肌肉及心肺系統方面發生適應性的改變。

  高地環境的缺氧引起紅血球生成素的釋放、刺激紅血球的生成、平均血比容遠遠超過住在平地的人。

  肌肉結構及代謝上的變化方面,微血管密度增高,以便輸送更多的血液及氧氣,慢縮機纖維及快縮機纖維橫斷面積減少,降低肌肉的代謝能力等。

  心肺系統的變化方面,肺換氣量在安靜及運動中均明顯增加,然而,如此過度換氣會造成血液鹼性化,為了避免血液變成不正常的鹼性,在初上高地的前幾天,血中重碳酸鹽的量會迅速降低。隨著高地適應的進展,最大攝氧量也會逐漸恢復,經過數週後,會比剛到達高地時高。

  長期滯留高地,經常因發生食慾降低,會出現體重減輕的現象。


高地運動


  在5000呎以上的高地,高度每升高1000呎,最大攝氧量就會減少3-3.5%。

  滯留在高地的時間越長,運動成績更會改善,但不可能達到在海平面上所締造的成績。一般來說,適應的天數會受到高度的影響,例如:9000呎大約7-10天;12000呎大約15-21天;15000呎大約21-25天;而且個別差異有很大的差異。有一些人在高地上根本無法適應,持續地出現高山病。高山病的症狀是作嘔、嘔吐、頭痛、頻脈、胃口減退。緊急處理時包括吸氧或移至較低的高地,並盡快接受醫生的照顧。

  高地空氣的氧百分比雖仍為20.93%,但每單位容量的氧分子減少。這種氧壓低的現象會產生低氧症(hypoxia)。長期停留於高地低氧下的身體生理適應:增加肺換氣(過度換氣)、增加紅血球數和血紅素濃度、尿中碳酸離子減少、組織肌肉的微血管開放數增加、增加肌肉蛋白量、增加粒線體密度、藉酵素的變化以加強氧化能量。這些變化的主要功能在於氧氣不足時協助氧輸送至組織。當一個在高地停留3-4週的人回到平地後,在2-4週間將會喪失這些得自於適應的變化。訓練者對於高地的適應並不比非訓練者快或好。在海平面能力佔優勢的隊或運動員,在高地上也同樣地居於領先之地位。

  在高地進行運動測驗時,可以發現運動的時間越長,成績退步越嚴重,也就是以氧系統為主要能量路徑的項目退步較多。而且,不管是剛到高地或長久居住高山的人,退步的現象都是相同的。

  經過高地訓練後回到平地,運動員的成績並不因為在高地訓練過而改善。三週的高地訓練對於在高地從事激烈運動的能力有顯著的改善,但是,不可能到達海平面所表現的水準。訓練的分量會因高地條件的影響而大大地減少。高地的效果或訓練的效果,是高地訓練效果難以讓人確認的主要原因。

  如果教練基於某些理由必須在高地訓練:
a.適當的訓練裝置和適當的大氣壓力。
b.中等高度(6500-7500呎)上先逗留一段時間。
c.平時訓練期即應考慮到漸進中等高度的適應。
d.的高地訓練應限於2-4週,並在海平面和較低的高度間交互實施,以保持肌肉動力和正常的競賽韻律和努力的強度。
e.上的訓練應著重於肌肉動力之維持,並正常地增加作業量。
f.上的任何重要比賽應使其在離開高地兩週內舉行。

  最新最有效的高地訓練法是:Living High, Training Low


 共有 3 回應

回應 : 1 mutombo時間 : 2005/9/30 上午 01:42:43 From : 220.143.220.225

1.為何於高低會造成慢縮機纖維及快縮機纖維橫斷面積減少,降低肌肉的代謝能力等呢?
2.為何長期滯留高地,會發生食慾降低?
謝謝!


回應 : 2 End時間 : 2010/12/9 下午 03:27:30 From : 59.61.238.60

高原是一种低气压、低氧、高寒和高紫外线辐射的环境,对人体的生理活动会产生一系列的应激刺激作用,其中低氧刺激对人体的影响最为明显。
慢缩肌纤维和快缩肌纤维横截面积减少是机体在低氧环境中做出的应激性,使机体能适应低氧环境,使血液运输的氧分子能够提供肌纤维运动所需要的能量。由于氧气的供应不足,体内的新陈代谢能力下降,由于机体有适应性、应激性所以肌肉新陈代谢能力也随之下降,与适应外界恶劣的环境。
由于缺氧身体新陈代谢降低,内环境与外环境要想适应,体内消耗能量也降低,之所以导致补充能量的欲望降低,还有身体各方面的不适应,所以导致食欲降低


回應 : 3 ideal_valentine時間 : 2010/12/9 下午 09:49:34 From : 180.219.35.176

感謝樓上的,學習了。



  回上頁   寄送親友   發表回應
運動生理學網站
運動生理學網站 科學化跑步訓練
運動生理學網站 台灣高地訓練服務平台
運動生理學網站 成績預測與訓練處方
體能商(PFQ)架構圖
運動生理學網站 青少年成熟度分析
運動生理學網站 銀髮重量訓練
心肺適能訓練的理論與實際

高齡者的運動與全人健康(2版)

大專高爾夫學刊

運動生理學網站粉絲團
Joiiup

運動科學教育研究室
教育部體適能網站
台灣運動生理暨體能學會
華人運動生理暨體適能學者學會
中國運動生理學會
ACSM
運動科學論壇
O.K. 運動訓練科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