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生理學網站 會員:未登錄 登入 忘記密碼 申請加入會員  會員8654  部落格5  


主題:運動與心血管疾病的防範

發言 : scwang 時間 : 00/11/29(23:12:44) From : 140.123.226.100
運動與心血管疾病的防範

心血管疾病包括心臟麻痺、心絞痛(心肌梗塞)、心律不整、出血性心臟衰竭、高血壓、中風、先天性心臟缺損及風濕性心臟病等等,而其中又以心臟麻痺、中風與高血壓等三種病變最為普遍。邏患心血管疾病可能的危險因素,經常不是單獨存在,往往是數個因素共同發生作用。

  導致心血管疾病的可能危險因素,包括:
1.不能修正的因素:遺傳、男性、種族與高齡。
2.能修正的因素:吸煙、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及缺乏運動等。
3.其他助長因素:肥胖及精神壓力。

  研究證實運動可以降低邏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險率,其原因在於:
1.運動可以配合飲食而達到減肥的效果。
2.運動可以減少三酸甘油脂的量,增加高密度脂蛋白。
3.運動可以提高人體對胰島素的敏感度、減少血中胰島素的濃度、提高肌肉組織攝取、以及利用葡萄糖的能力。
4.運動可以降低高血壓患者的血壓;同時可以減少心跳率、增加心臟的血液輸出量、增加心臟本身的血液供給能力、減少心臟作業量與過敏性,減輕心臟負擔。
5.運動對心理或情緒上的效果,呈現在生活中種種適應性的提高,因而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危險。

  強調心血管健康促進的運動方法,目的在於講求運動的效果以及安全上的顧慮,應選擇使用大肌群,可以維持一段時間,且有節奏性的有氧活動;運動強度介於最大心跳率的60-90%;持續運動時間維持在20至60分鐘之久;每週實施運動三至五天。

 共有 1 回應

回應 : 1 阿淵時間 : 2008/9/11 下午 11:30:27 From : 59.116.129.174

冠狀動脈疾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

CAD的病程發展通常被視為一種"傷害後的反應(response-to-injury)"

怎麼說呢???以下 以文字來做個解說

CAD 病程演進

A.細胞的轉移與增生:平滑肌細胞跟纖維母細胞,由動脈中膜轉移到動脈內膜,
內膜周圍襯有內皮細胞(平滑肌細胞轉移到動脈內膜是不
正常的現象)

B.化學物質與生長因子的釋放:血小板跟單核細胞附著於發炎/受傷的部位,並
釋放可刺激致動脈粥樣化病程的化學物質及生長
因子
C.脂肪斑的集結與生成:平滑肌細胞與單核球積聚了膽固醇、結締組織與一些
蛋白質而形成脂肪斑

結果:造成 血流阻塞或是血凝塊的滯留 於是產生心絞痛等症狀
------------------------------------------------------------------------------

呼~想請問一下能刺激致動脈粥樣化病程的化學物質及生長因子 有哪些呢??????



  回上頁   寄送親友   發表回應
運動生理學網站
運動生理學網站 科學化跑步訓練
運動生理學網站 台灣高地訓練服務平台
運動生理學網站 成績預測與訓練處方
體能商(PFQ)架構圖
運動生理學網站 青少年成熟度分析
運動生理學網站 銀髮重量訓練
做個有智慧的跑者

運動與健康

大專高爾夫學刊

運動生理學網站
Joiiup

運動科學教育研究室
教育部體適能網站
台灣運動生理暨體能學會
華人運動生理暨體適能學者學會
中國運動生理學會
ACSM
運動科學論壇
O.K. 運動訓練科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