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以思考角度的不同
有時, 一個名詞的解釋(翻譯)會有不同的版本出現
舉例說明:
A出拳打了B一下
請問何者有〔被打〕的感覺?
解釋方式:
1.如果以第三者或B的〔觀點〕來做為判斷的依據, 則B被打是無庸置疑的答案.
2.若以跟力學有關的人體受力角度來看,
B被A打中時, 確實受到一股外力的衝擊, 所以B有被打的感覺是成立的
但是, A出拳擊中B的同時, A也會被一股來自B身體的〔反作用力〕所襲擊
縱使反作用力並未大於施力(但我相信A還是多多少少會有痛的感覺)
但A也可勉強稱為被打囉~
所以答案是A和B.
我知道這樣解釋帶有〔硬柪〕的意味
不過我要強調的重點是〔解釋立場不同時, 常會產生不同的答案〕!
歡迎各位先進予以批評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