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生理學網站 會員:未登錄 登入 忘記密碼 申請加入會員  會員9476  部落格5  




主題:關於breath by breath
發言 : Andes_Cheng 時間 : 06/06/28(17:11:13) From : 61.57.55.50
攝氧量測量的儀器已日趨先進,從早期的道格拉斯袋開始,到目前的攜帶式測量器,而在功能上,也開發出可以進行所謂的「breath by breath」功能,亦即可以偵測每次呼吸的攝氧情況。

儘管如此,目前在國內對於這一名詞,似乎仍未有較好的中文譯名,不知道各位先進前輩對這個名詞的譯名有何看法?


回應 : 10 normalin時間 : 2006/7/5 上午 12:26:50 From : 218.167.175.238

其實
我覺得
另一種所謂mixing chamber的方法
在運動生理學研究上不見得較差
這大家可以討論討論
不過這會牽涉到一些不同方法上資料收集與計算之原理方法


回應 : 11 JungleSun時間 : 2007/3/25 下午 12:04:54 From : 59.54.113.119

最近從德國“CORTEX運動心肺功能測試儀” 說明書,看到了“Breath by Breath”的中文翻譯方法,譯為“每次呼吸法”!

上文林老師提到了“mixing chamber” 法,我想知道一共有多少種這樣的方法呢?每種方法大概是什麼樣子?我一直都沒有搞清楚這些,謝謝!


回應 : 12 normalin時間 : 2007/3/25 下午 12:50:46 From : 140.137.119.215

裝在電腦化測試儀中的我只知道這兩種方法
至於測試儀外的方法目前還有少數人使用
就是間隔一分鐘,兩分鐘或三分鐘採氣
裝氣體的容器有Douglas Bag法或Tissot Tank法或Spirometer法
談到過去的這些方法
真有點傷感
採氣與分析過程相當繁瑣(不堪回首)



共有 12 回應   回上頁   發表回應
運動生理學網站
運動生理學網站 科學化跑步訓練
運動生理學網站 台灣高地訓練服務平台
運動生理學網站 成績預測與訓練處方
體能商(PFQ)架構圖
運動生理學網站 青少年成熟度分析
運動生理學網站 銀髮重量訓練
做個有智慧的跑者

epsport-ad

大專高爾夫學刊

運動生理學網站粉絲團
運動科學教育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