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0年1月14日本網站周訊註銷"活力指標:最大攝氧量"一文大陸有一讀者問
 "最大攝氧量國外的對照表是否適用於中國或東方人呢?"
 問題由王順正站長傳到我的電子信箱.
 對此問題,我的意見是:
 Astrand幾乎是世界上曾經做最大攝氧量最權威的一個人
 他的書Textbook of work physiology的內容即使是醫學的研究論文都可將之列為參考文獻
 他相當的權威
 至於外國的生理學的資料東方人或是中國人是否可以採用
 我覺得使用的問題是非常小的
 二三十年來的實際經驗讓我覺得它是沒有問題的
 倒不是因為研究者(Astrand)的權威性
 最主要是最大攝氧量的單位是除以體重的
 最大攝氧量資料除以體重就等於標準化(standardization)
 除非我們不能接受"人類的肌組織方面的同質性"
 當然,地球上的人類多多少少是有一點差異的
 差異可能來自於環境或教育學習等因素
 在骨骼肌方面
 至少在骨骼肌的表現(performance)上是相當一致的
 "懷疑它的適用性"基本上表示治學的態度是嚴謹的是負責任的
 這種態度是研究者該有的,令人佩服......
 總之
 我覺得此對照表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最大攝氧量相對值的對照表
 如果是絕對值(不將最大攝氧量除以體重)那就又另當別論了
 如果是絕對值的對照表或是用跑步距離間接表示最大攝氧量的耐力跑的對照表,當然是絕對不能使用的.
 注:?對值的單位是L / min,相對值的單位是ml / kg / min.
 有關此一問題的意見,是否可以大家討論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