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生理學網站 會員:未登錄 登入 忘記密碼 申請加入會員  會員9038  部落格5  


運動生理週訊 回週訊首頁

運動生理週訊運動生理週訊電子報
Online ISSN : 1814-7712
版權所有 未經同意 請勿轉載或節錄

運動常識 訓練概論 能量來源 呼吸循環 肌肉骨骼 運動體能 訓練方法
身體組成 運動營養 運動環境 運動傷害 研究方法 網站發展 相關訊息

主題:形成跑者下肢運動傷害的個人因素
發言 : scwang 時間 : 03/08/26(17:44:15) From : 140.123.226.98 分類 : 運動傷害
運動生理週訊(第73期)

形成跑者下肢運動傷害的個人因素(October.13.2000)

王順正

  對於經常跑步的休閒運動跑者與競技選手來說,任何下肢運動傷害都是相當惱人的事情,因為,傷害可能造成嚴重的跑步或生活障礙,而且往往持續影響極久的時間。但是,根據研究調查發現,有高達35%至65%的休閒與競技跑者曾經發生下肢運動傷害。由此可見,下肢運動傷害是跑者既討厭又不得不面對的麻煩。

  在跑步時,每跑一步,跑者腳部就必須承受自己體重的二至三倍負荷一次,而且,每跑一千公尺大約要跑一千步左右。由此可見,跑者下肢在跑步時的負擔,應該就是是形成下肢運動傷害的最大原因。相對的,也有一些跑者在嚴格且長距離的跑步訓練後,並沒有下肢運動傷害的形成,因此,如果只以跑者跑步時的下肢地面反作用力負荷,來說明跑者的下肢運動傷害的形成,似乎顯得過於籠統且不切實際。事實上,應該還有一些其他的決定性因素,也是造成跑者下肢運動傷害的主要原因。

  基本上,形成跑者下肢運動傷害的原因,可以分為個人的因素與訓練的因素二部分。個人的因素方面包括:性別、年齡、跑步經驗、身高與體重、下肢關節柔軟度與肌力、鈣質的攝取、以及先前的運動傷害等。有關訓練的因素則包括:每週跑步距離、競賽經驗、伸展運動、跑步地面、晨跑或晚上跑步、每週跑步次數、跑步速度、腳著地時的動作、以及跑鞋等。本文僅討論個人的因素部分。

  性別差異會影響跑者下肢運動傷害的發生嗎?一般來說,年輕的女性運動員,如果具有體重過輕與月經週期不規則的生理現象時,往往也會出現骨骼密度低於一般較少運動的女子,進而造成肌肉骨骼系統傷害的可能性提高。不過,男性跑者如果出現骨骼密度過低的現象時,也會出現相同的肌肉骨骼系統傷害。由此可見,性別的差異似乎不是造成跑者下肢運動傷害的主要原因。女性跑者如果出現體重太輕與月經週期不正常的生理現象時,應就醫檢查且特別注意身體的調養,以避免下肢運動傷害的發生。

  年齡是不是形成跑者下肢運動傷害的原因?就初學跑步健身或剛開始加入跑步運動行列的不同年齡層跑者來說,年齡較大者確實在身體協調、柔軟度、反應時間、平衡、肌力與肌耐力等,都有顯著的退化情形,參與跑步運動時的危險因素自然較高。但是,就經常跑步的跑者來說,隨著年齡的增長,跑步的經驗與身體的能力一定比同年齡層的初學者佳,造成下肢運動傷害的機會反而會降低。因此,相當不易清楚界定跑者年齡與下肢運動傷害間的關連。

  跑者的跑步經驗可以顯著減少下肢運動傷害的發生。跑步經驗較多者,由於下肢肌肉骨骼系統的長期適應,可以減少下肢運動傷害的形成,但是,跑步經驗的增加,必須是長期累積的經驗提昇,而不是短時間內的跑步距離增加或跑步次數提高,否則可能適得其反。

  身體質量指數與跑者下肢運動傷害呈U型關係。也就是說,身體質量指數較低與偏高者,容易形成下肢運動傷害。不過,由於長期的跑步運動具有減肥的效果,跑者在長期跑步運動後的體重,是否可以做為體重對下肢運動傷害形成的標準,仍然必須進一步的探討。很顯然的,體重較重者每跑一步的地面反作用力會較大,體重過輕者的可能出現身體骨骼密度過低的情形,都可能造成下肢的運動傷害。

  下肢關節柔軟度是形成跑者下肢運動傷害的原因之一。研究發現,患有前脛痛(shin splints)的跑者,踝關節的內翻柔軟度、跟骨與小腿中線的角度、足底收縮角度、踝關節內翻與外翻角度上,有別於一般未患病的跑者;患有足底筋膜炎(plantar fascutis)的跑者,踝關節的足底收縮角度顯著大於一般跑者。跑者踝關節的柔軟度與下肢運動傷害似乎有某種關係存在,不過是否具有因果關係仍需要進一步研究。

  下肢肌力是否與下肢運動傷害的形成有關?受到受傷跑者的治療與復健影響,不易獲得有效度的研究成果。如果,完全由運動傷害的觀點來看,擁有較佳肌力的跑者,自然較易避免下肢運動傷害的形成。除此之外,作用肌與拮抗肌間的肌力是否平衡(例如大腿前後兩側肌力比)?也是相當重要的影響因素。

  鈣質的適當攝取可以有效避免跑者的下肢運動傷害。研究發現,每天 500mg以上的鈣質攝取量,確實可以減少跑者的下肢運動傷害情形。問題是「最佳的每日鈣質攝取量?」是多少,還需要進一步的探討。此外,跑者如果曾經有下肢運動傷害的病史,再發生傷害的機率一定較未曾受過傷者高。通常,跑者個人的跑步習慣、原受傷部位機能的減退、以及不適宜的肌肉骨骼生物力學問題等,都是曾受傷跑者容易再受傷的可能原因。

 共有 0 回應


  回上頁   發表回應
運動生理學網站
運動生理學網站 科學化跑步訓練
運動生理學網站 台灣高地訓練服務平台
運動生理學網站 成績預測與訓練處方
體能商(PFQ)架構圖
運動生理學網站 青少年成熟度分析
運動生理學網站 銀髮重量訓練
心肺適能訓練的理論與實際

epsport-ad

大專高爾夫學刊

運動生理學網站粉絲團
運動科學教育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