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生理學網站 會員:未登錄 登入 忘記密碼 申請加入會員  會員9038  部落格5  


運動生理週訊 回週訊首頁

運動生理週訊運動生理週訊電子報
Online ISSN : 1814-7712
版權所有 未經同意 請勿轉載或節錄

運動常識 訓練概論 能量來源 呼吸循環 肌肉骨骼 運動體能 訓練方法
身體組成 運動營養 運動環境 運動傷害 研究方法 網站發展 相關訊息

主題:活化後增益現象 (post activation potentiation)
發言 : 林昶廷 時間 : 15/07/28(10:34:37) From : 220.143.110.123 分類 : 訓練概論
運動生理週訊(第332期)

活化後增益現象 (post activation potentiation)(July.28.2015)

林昶廷、王順正、林玉瓊

   爆發性運動項目,如跳躍,投擲和短跑等,如果在賽前進行專項訓練 (活動),促發活化後增益 (post-activation potentiation, PAP) 現象,可能比傳統的熱身運動能有更好的效果 (Chiu等,2003)。PAP是指肌肉在接近最大自主收縮 (maximal voluntary contraction, MVC) 後,使肌纖維對於鈣離子的敏感度提升,因刺激神經系統產生興奮,促使運動單位徵召較多的肌纖維,增加粗細肌絲橫橋活性,使肌肉收縮產生的力量和速度增加 (Sale, 2004) 。

   Smilios 等 (2005) 的研究顯示,垂直跳 (下蹲跳, counter-movement jump, CMJ) 之前進行5次中等負荷 (60% 1RM) 的半蹲舉後,會顯著增加垂直跳跳躍高度3.6%,低負荷 (30% 1RM) 的半蹲舉後則不會顯著改變垂直跳高度。Walker, Ahtiainen, and Hakkinen (2010) 的研究則先實施3次80% 1RM 後蹲舉 (back squat),休息3分鐘後進行垂直跳 (蹲踞跳, squat jump, SJ),共進行4組,結果顯示第2組垂直跳高度顯著增加4.6%,第4組顯著下降3.5%,而且發力率一直下降。研究發現,透過蹲舉負重的方式,促成垂直跳的PAP效果時,以高於60% 1RM負荷 (3-5次) 效果較為顯著,但是隨著組數的增加,垂直跳PAP現象會漸漸消失。

   Terzis 等 (2012) 則以10名有5年以上經驗的鉛球選手為對象,隨機分為兩組,實施慢跑、靜態肢體伸展、4-6次非最大努力投擲鉛球等標準化熱身運動後,休息10分鐘,接著以最大努力投擲3次,每次間隔1分30秒休息,完成後休息3分鐘後,分組進行3次最大努力CMJ或是20公尺衝刺,隨後立即以最大努力投擲鉛球3次。研究發現鉛球投擲表現在CMJ或20公尺衝刺後皆有進步,而且,以20公尺衝刺後的表現顯著優於CMJ後的鉛球投擲表現。也就是說,在標準化熱身運動後,透過CMJ或衝刺跑後,皆能產生鉛球投擲運動表現的PAP現象 (20公尺衝刺比CMJ的效果更好)。

  謝維駿 (2013) 研究在不同組間休息時間 (立即、3分鐘、7分鐘、10分鐘),是否能產生 PAP 現象提升運動表現,對象為30 名阻力訓練經驗1 年以上運動員 (25 男與5 女),流程為先進行3 次*65% 1RM 、2 次*75% 1RM 、1 次*85% 1RM 半蹲舉後,在立即、3 分鐘、7 分鐘、10 分鐘四個時間點分別進行垂直跳測驗。結果顯示垂直跳參數皆無顯著增進表現 (只有27%受試者從中得到效益),所以PAP現象對於跳躍表現的影響,似乎有受試者的個別差異。Wilson 等 (2013) 分析32篇PAP 相關研究,推論PAP提升隨後爆發力的影響變項,性別之間沒有顯著差異,中等強度負荷 (60-84% 1RM) 比高強度 (85% 1RM) 有更好的PAP效益,多組數比單組的PAP效果更好,最適當的組間休息時間為3-10分鐘。未經訓練者則不易出現PAP效應 (下圖)。

運動生理週訊第332期 活化後增益現象 (post activation potentiation, PAP)
受試者的差異對PAP現象的影響 (Wilson等,2013)

  造成 PAP 現象的原因有兩種,其一是運動單元高活化率,在高負荷的阻力後,造成H反射 (H-reflex),促使α運動神經元 (α motor neuron) 興奮,進而活化更多的運動單位,誘發PAP 現象。其二是肌球蛋白輕鏈激酶增加興奮收縮偶連 (excitation contraction coupling),當肌肉收縮時,肌漿網 (sarcoplasmic reticulum) 釋出鈣離子,活化肌球蛋白輕鏈激酶,促使肌動蛋白- 肌球蛋白相互作用 (actin-myosin interaction) 更加敏銳,提升橫橋 (cross-bridge) 連結的速率,增加隨後肌肉的收縮力量 (Tillin & Bishop, 2009)。

運動生理週訊第332期 活化後增益現象 (post activation potentiation, PAP)  Tillin and Bishop (2009) 的文章中提到 PAP與疲勞對爆發力表現的影響,右圖為訓練處理後PAP和疲勞對爆發力表現的相關假設。在window 1 中,當訓練量低時PAP對爆發力表現的影響高於疲勞,因此隨後的爆發力表現被增強,但隨著訓練的量增加,疲勞變成主要的影響因素,對隨後的爆發力表現產生負面的影響。在恢復期的初期,疲勞比PAP對爆發力表現有較大的影響力,因此降低或無法改善運動表現。但疲勞的消除速度比PAP快,因此在恢復期的某一個時刻會出現後續爆發力表現的增強現像(window 2)。Tillin and Bishop (2009) 的探討也發現,有一些研究認為在採用PAP來增強爆發力表現時並不需要恢復期,有些研究甚至發現恢復期的爆發力表現降低或不變。PAP和疲勞對後續爆發力表現的相關影響是多因子的交互影響,包括收縮訓練 (conditioning contraction) 的量 (組數、反覆次數、組間休息的時間...等)、強度、型式、運動員的特質 (肌肉強度、肌纖維型態、訓練程度...等) 以及隨後運動表現的動作型式等。

  在運動前,進行專項熱身訓練後,產生PAP現象,可以增加肌肉的收縮力量,產生更大的爆發力。因此運動員可以透過預先活化主要肌群的活動與訓練,增進隨後主要活動之肌肉力量,進而提高爆發性運動的表現。但是,訓練經驗、預先活動的運動強度與型態 (單一或多組)、預先活動與主要活動的間隔時間、...等,都可能影響PAP的效益。

引用文獻

謝維駿 (2013)。活化後增益現象不同組間休息階段對跳躍即時表現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Sale, D. G. (2004). Postactivation potentiation: role in performance. 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38(4), 386-387.

Smilios, I., Pilliandis, T., Sotiropoulos, K., Antonakis, M., & Tokmakidis, S, P. (2005). Short-term effects of selected exercise and load in contrast training on vertical jump performance. Journal of Strength & Conditioning Research, 19(1), 135-139.

Terzis, G., Karampatsos, G., Kyriazis, T., Kavouras, S. A., & Georgiadis, G. (2012). Acute effects of countermovement jumping and sprinting on shot put performance. The Journal of Strength & Conditioning Research, 26(3), 684-690.

Tillin, N, A., & Bishop, D. (2009). Factors modulating post-activation potentiation and its effect on performance of subsequent explosive activities.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39, 147-166.

Walker, S., Ahtiainen, J. P., & Hakkinen, K. (2010). Acute neuromuscular and hormonal responses during contrast loading: effect of 11 weeks of contrast training.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Medicine & Science in Sports, 20(2), 226-234.

Wilson, J. M., Duncan, N. M., Marin, P. J., Brown, L. E., Loenneke, J. P., Wilson, S. M., ... Ugrinowitsch, C. (2013). Meta-analysis of postactivation potentiation and power: effects of conditioning activity, volume, gender, rest periods, and training status. The Journal of Strength & Conditioning Research, 27(3), 854-859.

 共有 0 回應


  回上頁   發表回應
運動生理學網站
運動生理學網站 科學化跑步訓練
運動生理學網站 台灣高地訓練服務平台
運動生理學網站 成績預測與訓練處方
體能商(PFQ)架構圖
運動生理學網站 青少年成熟度分析
運動生理學網站 銀髮重量訓練
心肺適能訓練的理論與實際

epsport-ad

大專高爾夫學刊

運動生理學網站粉絲團
運動科學教育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