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生理學網站 會員:未登錄 登入 忘記密碼 申請加入會員  會員9038  部落格5  


運動生理週訊 回週訊首頁

運動生理週訊運動生理週訊電子報
Online ISSN : 1814-7712
版權所有 未經同意 請勿轉載或節錄

運動常識 訓練概論 能量來源 呼吸循環 肌肉骨骼 運動體能 訓練方法
身體組成 運動營養 運動環境 運動傷害 研究方法 網站發展 相關訊息

主題:誰需要運動生理學知識?
發言 : scwang 時間 : 02/02/17(01:46:18) From : 211.74.95.208 分類 : 研究方法
運動生理週訊(第12期)

誰需要運動生理學知識?(June.25.1999)

王順正

  1984年筆者聯招考入師大體育系就讀後,對於體育系所的定位一直相當的困擾。當時,國內僅有的三所體育系中,師大體育系歸屬於教育學院,輔大體育系歸屬文學院,文化大學體育系卻歸屬理學院。體育不僅沒有統一的學門歸屬,更有一門必修的「體育學原理」課程,以便教育學生什麼是「體育」。

  最近幾年來,雖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的學門分類中,已有體育這個學門(包含於教育學門中),但是,今年(1999)教育部試辦的九年一貫課程中 (將於2001年實施) ,卻將體育與健康教育合併(名稱為「體育與健康」),成為國小與國中學童的七大學習領域之一。而且,國內高中、高職與大專院校體育課程的必修保障也將陸續取消。體育課程如何吸引學生選修?已成為各級學校的共同問題,也是體育從業人員必須面對的重要客題。

  儘管,體育這個學門已經面對嚴苛的挑戰,我們同時也發現體育學門的不斷擴充與分裂。似乎學體育的人,仍然還未體驗到整個學門走向的問題與未來發展的趨勢。

  首先,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於1970年成立體育研究所碩士班,於1990年成立體育研究所博士班。1994年體育研究所碩士班分為運動教育與運動科學二組分別招生,1996年再加入運動教練一組;現在(1999年),體育研究所博士班雖然分為自然科學組與人文社會科學組兩組分別招生,學生入學後則分為運動哲學、體育史學、運動教育學、行政管理學、運動社會學(休閒)、運動生理學、運動生物力學、以及運動心理學等八組,而且,包括體適能與特殊體育等學門,師大體育研究所還在不斷擴展當中。

  國立體育學院則是在1987年成立體育研究所,於1989年成立運動科學研究所,然後於1994年再成立教練研究所;現在(1999年),體育研究所的學生入學後,區分為體育理論、體育管理、學校體育、以及社會體育四組;運動科學研究所的學生入學後,更分為運動生物力學、運動營養、運動生理學、運動醫學、以及運動心理學五組;體育研究所博士班第一屆(1999)招生時,即分為人文社會科學類與自然科學類,總共分運動心理組、運動管理組、運動教育組、人文組、社會組、教練科學組、保健科學組、運動生理組、生物力學組、生化營養組等十組分別招生。

  台北市立體育學院於1999年成立運動科學研究所後,即分為運動教學、運動教練、體育行政、休閒運動管理、以及運動傳播五組招生;國立台灣體育學院也在同年(1999)成立體育研究所,也分為體育、休閒運動、舞蹈教育與競技運動四組招生;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也是甫成立(1999年),即分為運動管理與休閒管理兩組招生。國立體育學院教練研究所、輔仁大學體育研究所、文化大學運動教練研究所則沒有分組招生。

  除了體育相關研究所的廣泛分組以外,國內各大專院校也陸續成立體育相關學系。各師院(國北師、竹師、中師、南師、東師、以及屏師)紛紛成立體育學系 (至1999年為止) ,文化大學成立國術學系、舞蹈學系,國立體育學院成立運動技術學系、運動保健系、體育管理系,台北市立體育學院成立水上運動學系、技擊運動學系、球類運動學系、陸上運動學系、運動休閒學系,國立台灣體育學院成立休閒運動系、體育舞蹈系、競技運動系,國立東華大學成立運動與休閒學系,淡水學院成立運動管理學系。

  十多年來的體育學門發展,並沒有讓吾人更瞭解「體育」的內涵與定位;國內大專院校體育系所的發展,甚至已到了目不暇給、「混亂」的程度。學體育的人,不知道「體育」總共有那些學門分類者、不瞭解各分支學門的主要學習內容者,比比皆是。

  筆者要很不客氣的提出來,這些以對象分野 (例如對象是學生時,稱為「運動教育學」;對象是運動選手時,稱為「運動教練學」;對象是社會大眾時,稱為「運動休閒學」或「休閒運動學」;對象是殘障人士時,稱為「特殊體育」或「殘障體育」) 、以研究方法分野 (例如運動哲學、體育史學、行政管理學、運動社會學、運動傳播學、運動生理學、運動營養學、運動生物力學、運動心理學、運動保健學、運動醫學等) 、或者以運動特徵分野 (舞蹈學、國術學、運動技術學、技擊運動學、球類運動學、陸上運動學、水上運動學等) 的學門(或學術)名稱,其實都是「體育」這個學門的一部分。

  憂心之餘,筆者也相當慶幸,「體育界」中,仍然有眾多積極投入體育課程教學與活動的體育老師與學生,期待為國爭光而艱苦訓練的運動教練與選手,透過體育活動達成健康與娛樂的社會大眾,甚至還有以「運動」為職業的優秀運動員與教練。無論如何,「體育」這一個重視「實踐」的學門,絕對不是僅有學術的敘述與驗證可以達成,也不是由各分支學門的整合描述可以代替。只有在實際的身體活動過程中,才能夠確實展現出「體育」的真正內涵。

  當你(妳)依據自己的體型、能力與興趣,實際投入特定運動項目以後,瞭解這個運動項目的歷史背景、名人事蹟、規則與禮節,優異運動表現的欣賞與評鑑,運動競賽時的競爭與合作,運動時身體生理變化的瞭解,身體機能的提昇,健康的維護,運動技術與技能的學習與體驗,運動時心理素質的增進,運動傷害的預防與緊急處理,運動前、中、後的飲食控制等,都是相當重要的基本認知內容與體驗。

  如果,以你(妳)想從事的運動為基準,「體育教育」、「運動教練」、「運動休閒」或「特殊體育」等學門分類名詞,根本就沒有甚麼差異存在;而且,運動科學的各個學門知識,其實也都是你(妳)必須瞭解的運動內涵,只是在你(妳)確實瞭解的過程中,存在基本的先後順序與程度差異。

  一般來說,運動生理學的研究內容,主要包括人體一般生理反應的研究、運動時生理反應的研究、長期運動訓練後生理效果的研究、體適能的評價與分析、訓練處方的擬定、協助運動者發揮運動潛能、特殊環境下(熱環境、冷環境、高地等)的運動生理反應與對策研究、以及維護運動者健康等。由此來看,運動生理學的知識確實是每一位參與運動者的最基本認知概念,相對於其它運動科學的學門分組,運動生理學似乎更具備普遍的認知需求。

  不論你(妳)是一個「體育」「從業人員」,或者只是一個從小到大上過「十幾年」體育課的一般社會大眾,還是仍然還在學校每週上一次或二次體育課程的學生,只要你(妳)需要(必須)活動與運動,探討人體活動時生理反應的運動生理學知識,絕對是你(妳)不得不深入瞭解的基本運動概念。

 共有 2 回應

回應 : 1 scwang時間 : 2004/6/28 上午 12:28:48 From : 140.123.226.100

五年前(June.25.1999)寫這篇文章時,實在想像不到短短的幾年間,體育相關系所竟然會增加這麼多!!


回應 : 2 胖俠時間 : 2004/6/28 上午 10:49:43 From : 61.229.80.238

這幾天在讀世界的體育史,才發現國外在過去都把體育教育看得很重要,那樣的精神自然會影響到現在。反觀國內,那樣重視身體活動的概念似乎從未建立,如何讓每個人都存在著體育是重要的價值觀,我想應該是所有體育相關系所需要共同努力的目標。



  回上頁   發表回應
運動生理學網站
運動生理學網站 科學化跑步訓練
運動生理學網站 台灣高地訓練服務平台
運動生理學網站 成績預測與訓練處方
體能商(PFQ)架構圖
運動生理學網站 青少年成熟度分析
運動生理學網站 銀髮重量訓練
做個有智慧的跑者

運動與健康

大專高爾夫學刊

運動生理學網站粉絲團
運動科學教育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