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適能的分類寄送親友
寄件者 姓名
寄件者 E-Mail
收信人 E-Mail
主題

內容

作者:scwang
內容:作者:林正常

  我們不是體適能權威,不過我們倒願以體育人的立場就教各位。

  從近代人的觀點,體適能包括人人都需要的健康體能、一般人從事休閒的運動或比賽活動所需要的一般運動體能,以及運動選手不可或缺的專項運動體能。以下逐一說明。

健康體能

  健康體能的四大要素是(1).心肺耐力;(2).肌力與肌耐力;(3).柔軟度與(4).身體質量指數等。換句話說,現今世界的趨勢,認為此四要素,代表與健康關係密切的體適能。四要素中心肺耐力,如長跑能力,是心臟、肺臟與其他器官支持身體長時間活動的能力,身體質量指數則為肥胖程度的代表。

運動體能

1.一般運動體能
  一般人在閒暇時候,從事各項運動,如籃球、桌球、羽球等,需要適當的一般運動體能,包括速度、肌力、肌耐力、爆發力、柔軟性、敏捷性、協調性、反應時間、準確性、心肺耐力等體能要素。

2.專項運動體能
  每一運動項目的選手,有他們特殊的運動體能,這些專項運動體能,事實上已融入了某種程度的技術,如籃球選手的專項運動體能,包括:投籃彈跳能力、準確性(含定點投籃與移位投籃)、過人的敏捷性、運球速度等。

健康體能與運動體能的比較表
=======================
項目  健康體能  一般運動體能 專項運動體能
=======================
目標  身體健康   休閒運動   克敵致勝 
對象  全民大眾   休閒運動者  運動選手 
屬性 不屬任何運動 屬於休閒運動 屬於專門運動
要求  適度要求   適度要求   嚴格要求 
時間   終生    中老年以前 短暫競賽歲月
收穫   容易     中等     困難  
=======================

動動腦遊戲
問題一:仰臥起坐30下的人,比20下的人健康嗎?
問題二:身體質量指數23的人,比25的人健康嗎?
問題三:坐姿體前彎20公分的人,比15公分的人健康嗎?
問題四:800公尺跑2分40秒的人,比3分50秒的人健康嗎?

回應者:indy
內容:健康的認定非絕對性,因此無須對健康體適能或是運動體適能,專項體適能等等過度的執著.推動體適能是喚醒國人的運動知覺罷了.這次教育部把錢花在國人體適能觀念的建立,下次或許花在運動體能的推動上,總是受益者的人數與層面能提昇才是最重要的.老是執著於項目的概括性與代表性未免失之桑隅.你們運動界需要的是推廣與紮根.博得大家的認同與後盾之後,發展競技運動自然水到渠成.
回應者:scwang
內容:提醒大家注意體適能的內涵,體適能不應該偏頗的趨向健康,而是應該運動與健康並重.
回應者:李明秀
內容:同意indy的說法,老話一句,各行各業有各行各業所需的體能,想要永保最佳狀況,那麼他就必須不斷保持或提昇他的體能狀況,方能竟其功.如何讓國人樂於從事運動;重視運動,才是重點,當然在台灣這種長期"成就智育 犧牲四育"的社會要扭轉觀念的事,也是大不易!體育界.教育界.企業界.傳播界乃至政府各部門都需共同努力!
回應者:smith
內容:所謂體適能就是人在生活中所須的體能,所以不是以你能做幾下、你能跑多久來斷定,應先以健康前題。
回應者:scwang
內容:回覆smith
隨著年齡的增長,應該是同時注重運動能力的養成與健康的維護,當你年紀大了(通常指超過青春期)、身體不會再明顯生長與發育了,才要特別注意健康體適能的。你的說法,對於一般成人來說比較正確,但是對於還在發育的小朋友而言,似乎有偏頗之處。通常,我會以自己四歲小孩翔翔的運動能力發展,來說明運動能力與健康同樣重要的事實。我想,如果你的小孩身體很好,可是直線走路會摔倒、不會拍球,你會覺得他健康嗎?
回應者:jeremiah
內容:初次到這個網站,有如獲至寶的感覺,學校的教育經常兩極化的認為體育好的人頭腦簡單,另一種則拼命的訓練選手為人或為校謀福利。
許多的學生或許學業表現不錯但在運動場上總是缺席或興趣缺缺。
記得幾年前幫忙同事訓練他的孩子目標不是成為傑出運動員,而是瞭解自己的身體如何運用自如,不會走在路上經常踩空或差點跌倒,跑起來協調一點不要像個剛學跑的孩子,現在他已經是高中生。在學校跑得快,書讀得好更知道如何去面對壓力調適情緒。經常讓同事想起來又是一陣的感謝。我想學校教育或是為人師者應該為體育可以帶給孩子終身影響的功能多做一些努力。我想社會要的應該不只是多幾個可以拿金牌的選手吧!更何況我們又訓練出多少個金牌選手了呢?
個人的一點有感而發若有不成熟之處請多見諒。
回應者:Paul Phoenix
內容:請問一下:
健康體能包括四大要素,不知是否包含心理層面??

回應者:scwang
內容:既然是體能,當然是指身體的能力與機能。心理層面?大概會影響測驗時的投入程度。既然是「人」就會受到「心智」的影響,任何外在的表現都一樣吧!

回應者:蟲蟲
內容:家長不認同運動.智育至上.老師必須跟著走.否則無法家長抗議.你又能怎樣.功課要好.其餘的不會沒關係.

所以會有一堆成績好的學生.做一些五六歲兒童的運動行為.連接球都用臉接[因為眼睛和手無法協調]

.但大都數家長不會在意.只要成績第一名.健康就會第一名.[真可悲]

也就因為如此.健保局年年虧損.醫院診所生意好得不得了.人滿為患.[這也是台灣一項奇蹟]好想改行當醫生.

各位運動愛好者.發揮您的專長.把運動風氣好好推展下去吧.
回應者:王浩祿
內容:健康應該是一種[狀態],而非一種[能力]
健康應該是[整全的]狀態,而非僅以單項運動能力權衡
某人肌力(某單一能力)很強,很難就肯定說他很健康
同樣的,另一個人跑得很快,也很難就說他絕對是健康的
既然二者性質不同,說某甲肌力比某乙強,所以甲比乙健康是很奇怪的說法,這樣的問法,是有點小小的[陷阱]在.....
這是我對上述小問題的看法

現在好像大家都在強調健康體適能,大概現在的孩童/學生基本體能比較差吧,體育主管單位總要承擔國人這樣的期望,但有幾個家長/父母又真的有這樣的期望的?好像身體的[退化]與智力的[進化](如果有的話),總要扯上一點可悲的關係似的,身體的退化真的要成為智力進化的社會成本嗎?又或者,身體的進化一定要犧牲智力的退化嗎?我覺得這是大多數人(甚至運動員)對運動/體育不了解的緣故,這樣的迷思若不破解,再怎麼推動健康體適能也是事倍功半
記得順正老師曾寫道:相信每個人都具備某種運動超能力
若能好好發揮,實有助促進享受運動的樂趣與好處
運動得健康,是能夠吸引人們運動,但是還不如前述發揮己長,享受運動樂趣的動力持久,而且這也有助個人價值的自我肯定

所以健康適能與運動適能應該可以並行不悖,不必擔心誰淹沒了誰吧!
回應者:mutombo
內容:除了健康體適能外,我常聽見運動體適能與競技體適能,想請問一下,這兩個名詞是如何界定與區分?而他們的定義又是如何?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