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scwang
		 
		內容:運動生理學的意義與發展
 
  
  運動生理學(exercise physiology) 是運動科學相關學系,如體育學系、運動保健系、運動技術系、國術系以及舞蹈系等領域必修的一門學科,醫學院的復健醫學系或營養學系也會開運動生理學這門學科,因為指導患者學習如何運動,以及為運動者開出營養菜單,也需要運動生理學的知識。            
  
  運動生理學是研究人體運動當中有關變化、反應與長期運動訓練所產生適應現象的科學,主要的應用價值在於運動訓練,並且協助維持運動者的健康。
  
  運動生理學研究的內容包括: 
1.認識一般人體的生理。 
2.運動時的生理反應。 
3.長期訓練後的生理反應。 
4.評價與分析體能。 
5.擬定體能訓練處方。 
6.運動者潛能。 
7.特殊環境下運動的生理反應與對策。 
8.運動者健康的維護。
  
  強調「運動」、「最大運動」與「非最大運動」是運動生理學研究的三大特色。                                                              
  
  運動生理學的發展,可追溯到十八世紀以前的古希臘羅馬時代,當時應用運動生理學知識於健康方面;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奠定了運動生理學研究的基礎,二十世紀以來,歐、美、日各國爭相發展運動生理學,從理論的探討到實際的運用;從生理、生化、分子生物的研究到遺傳工程的探索,不一而足。                                                                
  
  台灣有關運動生理學的研究,肇始於1970年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成立體育研究所碩士班之時,日前正穩定的進步發展中。                            
  
  運動生理學家的任務包括:
  
1.在學術上或工業上,從事人類或動物肌肉活動有關反應 (responses)與適應(adaptations)的研究。                                              
2.教授運動生理學、人類因素生理學、應用人類生理學、應用營養學或運動生  化學等。 
3.幫助醫生或健康有關人員,以運動為研究手段,進行臨床復健或研究。     
4.在青年會、健康俱樂部、事業或職場指導運動與體適能活動。             
5.指導個人或競技運動員運動訓練計畫。                                 
		 
       
	   回應者:janet
	    
	   內容:正常人的每分鐘心跳數在60-90之間,一個經過訓練的運動員bmp可能只有45下,什麼會這樣?
	    
	   
	   回應者:scwang
	    
	   內容:運動生理週訊第16期「基礎代謝與安靜心跳(July.23.1999)」
	    
	   
	   回應者:丫彥
	    
	   內容:你們認為讀運動生理學之前 
需不需要先好好讀過生理學和解剖學呢? 
不過大學的課程裡~都是重視運動生理學而忽略相關的一些科目 
所以我目前想回去再好好讀過生理學 
否則覺得很不紮實
	    
	   
	   回應者:normalin
	    
	   內容:給Y彥 
你說得沒錯 
讀運動生理學以前需要讀解剖學與生理學 
大學部與碩士班比較不要求這一點 
可能因為沒有足夠的時間 
而且碩士班是基礎與通才之教育過程 
博士班就要從頭開始 
博士班所讀的東西與困難度可能是碩士班的四五倍之多 
即使是博士班畢業也才是做學問的開始 
順便告訴你 
週訊之文章 
我感覺到沒有針對主題 
你可以再回頭看看是否有離題不少的文字 
就像作文一樣 
一切文字都要針對題目來寫
	    
	   
	   回應者:丫彥
	    
	   內容:感謝林老師的指教 
雖然很有企圖心想繼續進修 
但實力仍差一大截~況且才剛要升碩一而已 
所以一定要加倍努力!!! 
而在寫作的能力上~可能還需要長時間的磨練~ 
發覺每多寫一篇文章就會進步更多 
進步的原因不是寫多了 
而是源自於專家及老師的修正而反省 
才讓學生有更大的進步空間~猶記得謝老師在研討會中提到... 
「critical thinking 」這句已深深記在腦海中... 
期許自己能踏入更深一層的學問 
感恩~~~
	    
	   
        |